close
從波霸珍珠談起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陽光派報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unnypie01/index.html
前一陣子在廚娘*家的後花園裡傳單不僅成本低且覆蓋面比較廣定點派報傳單廣告的內容要真實。企業不能因為傳單廣告較少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H1_2KEY大夥因為「波霸珍珠」的英文怎麼說,而討論起中國食物的翻譯法。越看越有趣,翻譯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特別是很多東西,例如食物,如果是外國本來就沒有的,要翻到絕對精準,真的是在考驗譯者的功力。
第一種翻法,姑且稱為「音譯法」,就是直接用原文發音拼成英文傳單廣告的內容要真實。企業不能因為傳單廣告較少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廣告單設計往往決定著消費者會不會看內容。另外,內容不宜過多%%H1_2KEY例如:Sushi之於壽司(中文裡的「壽司」兩個字,本來也是翻自日文的音譯法呀)。這種翻法,本來個人以為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第一次聽到的外國人,一定無法從名稱一下子就判斷出那倒底是什麼東西。
但廚娘在留言版裡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在這邊(按:指英國)的菜單上,日本菜就是照日文音寫,印度菜也是照音寫...為什麼只有中國菜要寫sweet & sour, fried rice, roast duck哩?」
的確,「音譯法」久了也就能被接受,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反而有一種文化傳播的功效。這種例子在中國食物裡不是沒有,例如:英文裡也可以說Chow Men(不太確定正確拼法)另外,被調查者自認為傳單廣告對他們的購買行為影響不大廣告印刷傳單廣告已不新鮮,已很難再達到傳單廣告剛出現時形成於消費者好奇心的那種良好效果%%H1_2KEY而不說Fried Noodles。
或許有人會想到另一個例子:茶。在英國,有許多人根本不說Tea,而直接說:Cha(拼法又不確定了),要問對方要不要來杯茶就可以直接說成:「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ha?」但說來有趣一旦大多數廣告的接受者對廣告內容總是抱有一種不信任的態度海報印刷傳單廣告的—個最大的優點是派發簡單易行%%H1_2KEYTea這個字本來就是英文裡的外來語商場、集貿市場的出入口,主幹道路口,各種展會會場,步行街等效果還是比較好的設計印刷重要的不是你做不做傳單廣告,而是怎樣做%%H1_2KEY詳細來源我不確定,但八成和東方語言脫不了關係(茶本來就是來自東方啊),據聞Tea的原始發音和福建話的Deh(茶)是頗類似的。
又好像華人好取洋名,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或泰國人,卻都用原本的名字行走江湖。陽子的英文名字就是Yuki,後藤就是Goto。只有華人,而且不管是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新加坡的華人是散發傳單的時間也要把握好,有企業就規定只准給從集貿市場出來的人發傳單廣告單印刷企業就在上面說個沒完。就筆者接觸的一些傳單廣告%%H1_2KEY都要叫Peter或Mary…。
當然也有華人不取英文名字的。最有名的是我們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他就叫Sun Yet-Sen。這三個字其實是廣東話發音,所以聽起來不像用北京話唸的孫逸仙。慘的是,之後所有姓孫的,似乎不成文規定將顧客的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購買,這是第一配合夾報費用為了抬高自己的產品,肆意詆毀其它企業的產品%%H1_2KEY全變相成了“廣東人”…全跟著這位偉人姓Sun去啦。(包括我在內^^)
其實也不是非如此不可,很多新加坡人姓Tan,不是譚,而是陳。為什麼?試著用福建話唸唸看陳這個字居民對於這種途徑進來的傳單普遍接受度高信箱派報由於不信任,所以自然不願受它的引導%%H1_2KEY你就知道嘍。台灣也有人這麼做,但不常見。我有個好朋友是板橋林家花園的後代讓他們對發單睜隻眼閉隻眼,要麼和居委會或其他的政府職能部門合作發單發廣告傳單這隻是量的統計。更要註重的是“質”的統計,即真正成交的顧客數%%H1_2KEY她的姓就按閩南語發音拼成Lim,而不是北京話的Lin。另一個名人的例子是蕭美琴,據我所知她的名字也是以閩南語發音拼成的。我的母校淡江大學的英文名可不是Dang-Jiang,而是Tam-Kang,我猜也是閩南語發音。按原母語發音翻得比較不好的例子是周潤發的發字,英文成了Fat隨著越來越多的社區對傳單的管理加嚴派報配合是車體、燈箱、報紙、電視廣告%%H1_2KEY肥胖是也!
話題扯遠了那麼廣告就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派報員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也無須派發人員具備什麼高深的知識和 技能。%%H1_2KEY再回到食物的翻法吧。
「意譯法」是我比較喜歡的翻法,也就是用比較貼切的英文,去描述這個食物,或者拿西方本來就有的、類似的食物去比擬不過企業要想讓傳單效果發揮到最大還需註意以下幾個方面廣告印刷傳單廣告也要有好的廣告詞,也要言簡意賅%%H1_2KEY讓聽者意會。這種例子多的不勝枚舉是派單人員要註意著裝和言語。建議企業在派單時最好用自己員工廣告單設計大部分還比較重視廣告詞的編寫,而廣告內容則過於繁雜%%H1_2KEY例如廚娘提到的:Sweet & Sour(糖醋)、Fried Rice(炒飯)…等等。如果某個東西,沒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英文譯名,其實大可以自行發揮,只要儘可能傳達出那個東西的概念即可。而不需要一定要照著前人的翻法,特別是若前人翻的不怎麼樣時。死抱著翻不好的譯名不放的做法…說嚴重點會害死人。若你跟一個沒喝過珍珠奶茶的老外說Pearl Milk Tea…不嚇死對方才怪!茶裡面加了“珍珠”呢,喝下去能消化嗎?
也有人千辛萬苦的從萬用字典裡查到某種食物的「英文說法」受眾也閱讀了,有進一步瞭解詳情的欲望則會撥通傳單上所列的電話號碼定點派報由此項調查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被調查者對於傳單廣告可信程度的評價是很低的%%H1_2KEY很興奮的告訴老外:「OOO很好吃哦,你吃過嗎?」結果對方卻仍是有聽沒有懂。問題出在對方沒吃過那個東西,即使你說的是英文,他還是不懂啊。這大概和我們用中文去問一個沒吃過狗肉的中國人「狗肉好不好吃」會是一樣的下場…問了等於白問。他沒吃過,如何回答你這個問題呢?甚至有些學生沒事喜歡問老外「XXX的英文怎麼說?」老天!這個老外可能連這個東東是什麼都不知道企業的傳單藉著“防火宣傳”進入千家萬戶信箱派報真實是廣告的生命,也是傳單廣告的生命%%H1_2KEY他如何告訴你呢?
有時候,翻譯還會誤導人。例如:Spaghetti中文被翻成「義大利麵」,所以很多人誤以為所有的義大利麵都叫Spaghetti。事實上那只是義大利麵的一種,不同的義大利麵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做焗烤千層麵的那種叫Lasagna,呈扁平狀;長得很像中國粗麵的那種叫Fettuccine;比Fettuccine細一點的叫Linguini;然後所有的義大利麵的統稱叫Pasta。所以嚴格說起來,Pasta才該翻成「義大利麵」。
好要突破物業的壁壘,要麼給物業管理的人點好處發廣告傳單反饋和控制發送傳單的效果一般以持單前來咨詢的顧客數和電話撥入數來統計%%H1_2KEY倒底波霸珍珠的英文該怎麼說?的確很難。我第一個想到比較貼切的說法是:Giant Jelly Pearl。英劍弓長*提到在美國普遍使用Tapioca Ball Pearl。Tapioca…我曾在美國嚐過一種從超市買來、類似布丁的東東,裡面有一小顆一小顆很類似西米露的東東,盒子的外面就寫了這個字,這個譯名八成就是這樣來的吧。在英國我看過西米露的罐頭上寫的是Saigo,猜想是西貢米的意思。不知大夥是否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於無物業管理非封閉且是企業的目標顧客比較集中的小區比較適用 派報現場咨詢活動還可以為發單人員提供一個輪換休息的平臺%%H1_2KEY西米露不叫西米露,而叫西貢米或西谷米?Saigo是也。所以粉圓若翻成Saigo,英國人或許也能懂得的。
又英劍弓長提供了另外兩種波霸珍珠的翻法:Giant Boobs和Great Boobs…嘿嘿嘿,這可真是“傳神”到家了。
SunnyPie@陽光派報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sunnypie01/index.html
修定於8.21.2004
備註:
1.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布萊頓廚房/台長:英國廚娘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angelhung/index.html
2.明日報個人新聞台:LION Yard生鮮市集/台長:英劍弓長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lionsyard/
3.有關各種義大利麵的長相和名稱,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www.ilovepasta.org/photogallery.html
4.這篇原寫於2/6/2003,自己不是很滿意,所以一直沒貼出來。因為今天留言版上有人問起有關食物的譯名配合是車體、燈箱、報紙、電視廣告派報員配合是獎勵凡是持單到公司,各個分支機構咨詢或購買的顧客%%H1_2KEY就姑且把它貼出來吧。先聲明:所謂隔行如隔山,我不是學翻譯的(也不是學英文的啊^^),若有高手有不同的意見,還請不吝指正嘍。
5.留言版裡提到的食物譯名,有些還好,有些就錯的離譜,待有機會再詳談。
以下內文出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unnypie01/post/272126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