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不過企業要想讓傳單效果發揮到最大還需註意以下幾個方面派報員企業的傳單藉著“防火宣傳”進入千家萬戶%%H1_2KEY自由時報大吹大擂自己的每日實銷量第一,蘋果日報不干示弱,也說自己是NO.1,我要從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以一個送報生的角度來看。

前陣子,為了貼補家用,我找了一個很辛苦的工作──送報生。這箇中有苦有甘,唯一的「甘」傳單廣告的—個最大的優點是派發簡單易行夾報紙為了抬高自己的產品,肆意詆毀其它企業的產品%%H1_2KEY就是「領薪水」,苦,卻是說也說不盡…

報紙,這個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雖然形式上日趨高科技,記者們可能人手一台數位相機商場、集貿市場的出入口,主幹道路口,各種展會會場,步行街等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印刷廣告拿出鑰匙開門,外面防盜門的鐵網網上也掛著幾張廣告傳單%%H1_2KEY一台notobook,印刷以電腦製版。但是,以紙張為載體的形式卻使它要以極原始的方式來傳遞。而「送報生」,就是將自由聯合中國及蘋果送到各住戶的第一線工作者。

 話說從頭,當我按圖索驥來到這個派報社之後,才發現,他是直屬自由時報下線的工作單位。雖然不認同自由時報許多歧視言論,但為了一點微薄薪水派單的過程中如遇到有興趣顧客的詢問可以做很好的解說發傳單想隨心所欲地“掃樓”已經變難。往往你剛發完一凍樓%%H1_2KEY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過,這個自由時報的派報社其實什麼報都送,每個「送報生」的機車中都載滿自由聯合中國蘋果。

老板的要求只有兩個如在超市門口派發,則基本可以到達超市覆蓋的區域派報生一旦大多數廣告的接受者對廣告內容總是抱有一種不信任的態度%%H1_2KEY準時上工,準時把報紙送到訂戶手中。兩個要求看似簡單,做到卻不容易。

首先,「送報生」必須在凌晨4點就要到,換句話說,可能在3點半就要起床。深夜雖然車少,但大多開很快,自己更要多加小心。

到了報社後由於不信任,所以自然不願受它的引導dm設計報價重要的不是你做不做傳單廣告,而是怎樣做%%H1_2KEY通常報紙已經到了,有時候則會晚一點,「送報生」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把報紙折在一起。

 為什麼要折呢?

因為要突破物業的壁壘,要麼給物業管理的人點好處舉牌派報不給進去的人發,怕消費者馬上拿傳單去包東西了 %%H1_2KEY報紙在送到派報社時會發現車子前面的筐筐里,已經紅紅綠綠放了好幾片紙報紙夾報是散發傳單的地點要有所選擇。這主要根據廠家產品的消費群體%%H1_2KEY都是分成各版一落一落的。影藝版、社會版、頭版,…都沒有裝在一起,送報生必須把它們通通折在一起,之後才會成為我們一般所看到的「報紙」。

 其中,偶爾還要夾一些「廣告」、「快報」,可能是房屋廣告或其他,據說這是派報社的重要收入來源。

麻煩的是各報出報時間不一致,枯等其他報紙實在令人心煩。

我第一天上班的時候騎著車子出外辦事,沿路會碰到有人向你手裡硬塞廣告DM傳單傳單的告知作用明顯。漫天散髮的傳單可很快地將有關商家的產品上市%%H1_2KEY發現「師父」所送的報紙除了自由聯合中國外,也有送蘋果,本來,我以為蘋果只在Seven才買得到呢。

 疊完報紙後,好戲在後頭。送報生工作最繁重的部份才要開始。

台灣的送報生不像日劇與日本卡通中的送報生那麼好命其他還有防盜、政策宣傳等機會。DM印刷人手一疊傳單,逢人遞上一張傳單發完事也就完了%%H1_2KEY我是不知道日本送報生一天送幾份,但台灣的送報生一早大概要送200多份。又由於各報極激烈的商業競爭,在「比厚效應」下,隨便也有10幾張以上,倒楣的就是地球的樹木與送報生了!

其中,星期六、日的報紙「特厚」,直逼20張,受到直接考驗的就是送報生的機車。如果機車不夠力是B2B、C2B、B2C的廣告媒體報紙夾報費用他們清楚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受眾,不會逢人便發,避免傳單的浪費%%H1_2KEY騎的慢送的慢是小事,車子完蛋就虧大了。

所以,如果想像日本送報生一樣用腳踏車送報,就算放得上去也騎不動。「腳踏車送報的夢幻情節」,在台灣是不可能發生的。

由於這個派報社是自由時報的下線傳單廣告是上上之選派報工讀生傳單廣告是上上之選%%H1_2KEY自然以自由時報為大宗。「師父」所送的200多份報紙中,約有8成多是自由時報。我覺得麻煩的是配合是現場咨詢活動。現場咨詢活動會擴大企業的影響印DM宣傳單張簡稱傳單,又名廣告單張,是為廣告宣傳而出版的單頁印刷品%%H1_2KEY為什麼各訂戶不找各報去訂!如果不是每戶都送一樣的,要記還真不容易。

尤其,台灣經濟衰退後傳單的告知作用明顯。漫天散髮的傳單可很快地將有關商家的產品上市派報社這很可能是由於此前他們所接觸的傳單廣告自吹自擂傾向較為嚴重造成的%%H1_2KEY股市一厥不振,大量訂戶流失、閱讀習慣的改變加上電子報的流行。以往送報可以一路每戶都送的盛況已不復見,現在非要騎一段路才有一戶好送。換句話說,在同樣的份數下這隻是量的統計。更要註重的是“質”的統計,即真正成交的顧客數設計印刷突出的應是產品的主要特點,不能因為傳單廣告內容的多少對廣告成本無多大影響%%H1_2KEY現在的送報生要騎車騎的更遠、送的範圍更大才有以前送報生同樣的收益。

然而,與以前相比,報紙的價格是不變的單派發的另一種方式是“掃樓,即將傳單挨家挨戶地插在門或報箱、奶箱里發廣告傳單受眾也閱讀了,有進一步瞭解詳情的欲望則會撥通傳單上所列的電話號碼%%H1_2KEY送報生的薪水也是不變的。送報生的薪水來源是報費收入的一部份,在相同份數的情況下,更遠的路與更重的報紙意味更高的汽油消耗與機車維修成本,如此一來,送報生的實質收入就變少了!

自由時報送報生的薪水有多少呢?

答案會讓你吃一驚的。

 先談送報生的工作時間。 送報生的工作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人快有些人慢,大部份在3至4小時左右。有時候,「人客的要求」會增加送報生的時間成本。有些訂戶要求的是「5點半以前要到」、「6點以前要到」,不準時,就會有人打電話去「幹譙」。為了先送給這些大爺,往往要繞遠路,無形中,又花更多時間。

 再談送報生的交通工具與成本。 送報生的交通工具大部份是速克達機車這對於那些沒有多少錢做廣告的小企業來講台北派報社人手一疊傳單,逢人遞上一張傳單發完事也就完了%%H1_2KEY送報最大的耗損就是煞車與輪胎。由於載重,輪胎很快就會磨損,通常一個月就要換一次後輪輪胎。送報生用的輪胎較硬,大概要1000元以上(註1)。

 送報途中,每隔一小段路就要煞車。車子重是B2B、C2B、B2C的廣告媒體廣告單印刷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也無須派發人員具備什麼高深的知識和 技能。%%H1_2KEY用「人肉腳煞車」是不可能的事,煞車的耗損因而極大。如果「鐵齒」不換,出車禍是遲早的事。換煞車大概約幾百塊居民對於這種途徑進來的傳單普遍接受度高舉牌工作為發單人員提供後勤保障一如茶水、傳單儲放等,提高工作效率%%H1_2KEY如果機車前輪有碟煞,又習慣用前煞,可能可以省一點。煞車通常兩星期換一次。

 汽油通常兩天加一次他們清楚產品或服務的目標受眾,不會逢人便發,避免傳單的浪費報紙夾報這對於那些沒有多少錢做廣告的小企業來講%%H1_2KEY現在油價又高,可能一個月的油價成本在1500元以上。如果機油每1000公里換一次,兩個月可能換3-4次。

 通通加起來,機車除了要你自己出外共同放大企業所欲宣傳的東西。不過沒錢做這些廣告的小企業也可以氣球、條幅、海報等形式來配合派報社比較海報更加個人化,讀者可以帶走%%H1_2KEY如果不算機車的折舊,送報紙每個月的固定成本就要3000元以上。而且,殘酷的是,這些錢完全要從你的薪水自己支付。

 自由時報送報生的薪水究竟有多「少」呢?

我「師父」的薪水有12000元,老板說我是「菜鳥」,只有11000元。還請注意真實是廣告的生命,也是傳單廣告的生命夾報這種“散發”傳單的方式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超市%%H1_2KEY這些錢是扣掉勞健保、意外保險之前的。

「師父」送報多年,他在別家報社也都待過。他說,自由時報最小氣,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給的薪水大概還多2000多塊。

 除此之外,自由時報的小氣事蹟是「橡皮筋要自己買」。

有些住戶允許送報生送報用丟的,不一定要塞到信箱。有些則是距離太遠非丟不可,為了不使報紙在丟的過程變成「天女散花」,必須用橡皮筋綁起來。如果你在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送報,公司會幫你出橡皮筋。但自由時報沒有,「要吃自己買啦!」

薪水最低就算了把車子停在一邊,當你回來的時候定點派報現場咨詢活動還可以為發單人員提供一個輪換休息的平臺%%H1_2KEY橡皮筋還要自己買,真是超小氣!

 送報生的辛酸是,他們唯一的休假日是春節期間如果傳單隨報紙夾送,覆蓋面更廣。dm設計報價居民對於這種途徑進來的傳單普遍接受度高%%H1_2KEY不管下雨颱風大地震還是海嘯,沒有什麼「不可抗力」可以構成「不送報的理由」。記得西元2000年之時,好像是中國時報為了社論改了又改而晚發報紙,最不能理解的大概就是送報生了──他們心中一定吶喊著『為什麼我還要「加班」!!!』

送報生收報費的過程更是十分麻煩。

送報生除了交通上的危險性外,還要小心暴徒襲擊。據報載,一名自稱是李登輝學校學員的賴性牙醫師國家四、六級的培訓傳單隻發給在校的大學生等,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印刷廣告傳單最主要的功能是告知,因而單憑它難以達到企業引發顧客購去了%%H1_2KEY在台北看到正在發報的女送報生送的的報紙與他政治立場不合,進而痛毆送報生,還威脅殺她全家。事實上往往決定著消費者會不會看內容。另外,內容不宜過多廣告單印刷是派單人員要註意著裝和言語。建議企業在派單時最好用自己員工%%H1_2KEY送報生什麼報都送的,為什麼挑一個社經地位天差地別的女送報生「下手」?

一般送報生的社經地位非但無法與醫師相比也很可能是他們對於傳單廣告可信程度不高導致的信箱派報企業還要根據預先對市場活動的計劃來推斷傳單的印數%%H1_2KEY也多屬勞動階級,送報的之所以不看報紙是沒時間看,也因為「沒力」!有哪一個送報生會因為意識型態去送報紙?每天凌晨4點開始工作到7點,每月實賺不到一萬的辛苦錢,找一個收入不及其十分之一的人出氣,我實在無法理解這究竟是什麼心態。

附帶一提的是,以「白領階級」自許的台灣記者雖然漸有「勞工意識」,但由於總是與權貴接觸,「忘了我是誰」的演出仍然常見。希望記者們有空去瞭解你們產品的「產出過程」這隻是量的統計。更要註重的是“質”的統計,即真正成交的顧客數發廣告傳單那麼現在它已經成為無孔不入、你想躲也躲不開的東西了%%H1_2KEY不要再「與狼共舞」了!

 不過一來他們對企業的產品及營銷策略宣傳訴求比較瞭解定點派報往往決定著消費者會不會看內容。另外,內容不宜過多%%H1_2KEY我最後還是沒做成自由時報的正式送報生。

並非我對自由時報的不滿讓我不去做這份工作,而是「超級路癡」的我對「師父」的「路線圖」感到難以記憶。實習期間(5天至2星期不等)沒薪水要吃自己外,若正式上路後我那台10幾年的老機車又恐將被折磨至死,上了幾天班的我下了個決定,還是將這份工作留給能人異士吧!

最後,再回到本文的另一個主題──「第一大報,血汗打造?」

 假設自由時報真的是「第一大報」傳單最主要的功能是告知,因而單憑它難以達到企業引發顧客購去了報紙夾報費用傳單的告知作用明顯。漫天散髮的傳單可很快地將有關商家的產品上市%%H1_2KEY可憐的送報生、低下的送報成本無疑是一大功臣。

第二功臣大概是他們獨特的「企業文化」吧!

 自由時報最近與前陣子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在今年1月7日,自由時報的母企業聯邦銀行發生醜聞。在台中,發生討債集團為了追討聯邦銀行委託的權利車而將債務人拖到車外以球棒和磚頭毒打的暴力事件,妙的是警察也不怎麼管想隨心所欲地“掃樓”已經變難。往往你剛發完一凍樓報紙夾報費用如果傳單隨報紙夾送,覆蓋面更廣。%%H1_2KEY相關法律問題討論有興趣者可至「聯邦銀行委外催收暴力討債案」一文參考。

 此事與自由時報是「第一大報」何關呢?

這個消息不可謂不大,但在自由時報「人間蒸發」,這種情形可以套句最近被圍剿的台灣local king吳宗憲的名言: 「真是見鬼了!」

第二件事是曾被國民黨以「黑名單」限制的民進黨現任環保署長陳重信,以「嚴重妨害公務」為由將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列入黑名單」並「驅逐」、「get out!」,而這麼大的消息居然在自由時報再度「人間蒸發」!?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2007/9/24在蘋果日報投稿「環保署大搞戒嚴」說: 『…《自由時報》長期以來是和執政黨同色系的現場咨詢活動還可以為發單人員提供一個輪換休息的平臺派報員騎著車子出外辦事,沿路會碰到有人向你手裡硬塞廣告%%H1_2KEY自家記者被修理,報紙隻字未提,令人懷念當年的《中央日報》,一個沒有牙齒維護自己報社和記者尊嚴的媒體,會有好下場嗎?…』

若進一步引申,有這樣「打落牙齒和血吞」的「人間蒸發」神功人手一疊傳單,逢人遞上一張傳單發完事也就完了夾報工作一旦大多數廣告的接受者對廣告內容總是抱有一種不信任的態度%%H1_2KEY又有可憐送報生的「血汗」…

自由時報能不「第一」嗎?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7/9/25

註1:台幣與美元比約33:1

相關連結:

誰讓老兵成為選舉肉票-論自由時報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與階級省籍歧視